企业简介

最美江山

企业简介

  • 寻源立本
  • 微生物篇
  • 打造中国新名酒
  • 品牌文化

寻源立本: 

1999年至2007年 专注酿酒、存酒,但不卖酒——潜心学习做好最美酒。低头投入,不问回报,甚至被行业当时称为“最美酒现象”。

茁壮成长:

2008年到2012年 确立“贵州最美酒·酱香新领袖”的品牌定位,销售、品牌第一波爆发式增长,2011年利税3个亿,2012年利税6个亿——初步奠定产区、品类、行业地位及高端消费者认知,以“最美酒现象”引发行业关注,谋划主板上市。

调整蓄势:

2013年至2015年 外部行业深度调整期,内部扩投转型期,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建设最美酒庄——产业升级、营销创新。坚持给行业、政府、社会的回应的是投产不减、薪酬不降、员工不裁。

跨越发展:

2016年起 持续提质量、扩产能、拓市场、细网络、强品牌、夯基础。2021含税销售额破百亿、品牌价值破千亿。2022年提出“打造中国新名酒”的奋斗目标。

最美酒

高温“炼制”的酱香酒 但凡经过高温的饮食,似乎都透着诱人的风味气质。比如,人人都爱的烧烤、红烧肉、烤鸭等等,这源于古老的人类进化。 远古时代,当山林偶遭雷击起火,林中动物烧死了许多,它们散发出浓郁肉香。于是,原始人好奇地品尝后发现,这比生肉要香得多,也更容易撕咬。于是,他们就开始尝试着保留火种,把狩猎来的动物烤熟后再吃。这既是普遍流行的“熟食假说”。

这一假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几乎在所有反映远古人类生活的资料中,我们都能看到树叶兽皮遮身的原始人围在熊熊的篝火边,火堆上烧着半只捕来的猎物。 那么,经过高温处理的饮食,为何如此美味?因为这里面藏着一个通用性的美味方程式,即“美拉德反应”。当食物中的氨基酸碰上了糖类(还原性),就能够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生成至今科学家还无法研究透彻的美味分子类,能够赋予食物浓郁的、诱人的香味。

作为中国白酒中滋味最为丰盛的品类之一,酱香型白酒备受人青睐的秘诀,也在于高温。以最美酒为例,茅台镇正宗酱酒的酿酒工艺特色总结为:“三高三长”。“三高”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工艺。高温制曲,制曲温度高达60℃以上,微生物新陈代谢带来了大量的代谢物,使得香气成分变得丰富;高达50℃的堆积发酵有利于酒精、氨基酸等物质的生成,使香味物质进一步转化;馏酒温度在40℃以上,比其他香型白酒的馏酒温度高了近15℃。

酿制酱香型的酒曲,就是前文提到的高温曲,制作培养时候,温度非常高,可达65-68℃。而高温堆积,则是将粮醅或蒸馏后的酒醅,摊晾和拌曲后堆成圆堆进行发酵,其温度也要在48-52℃以上。

在高温的加持下,无论酒曲还是酒醅,其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都大量进行着美拉德反应,从而生成了醛、酮、吡嗪类和高级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综合起来,就表现出浓郁的酱香味。

与此同时,高温的条件,还让大量的嗜热型微生物活跃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不仅它们产生的生物酶,能够促进美拉德反应进行,而且本身也能够产生类似酱香、焦香的呈香物质,比如乙偶姻和吡嗪类等,这些物质如今已被认为是决定酱香型白酒风味的最重要芳香因子之一。

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创新,致力推动行业升级 用科技的力量引领和推动企业发展,浓厚传统产业的科技内涵,助力科学精神在行业更好的绽放光芒。

健康导向

坚持健康导向,致力传递健康文明饮酒新风尚 深度挖掘正宗酱酒“健康属性”的科学机理,让最美酒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元素。着力构建以生命健康为本的饮酒文化,推动健康饮酒、文明饮酒、文化饮酒。

文化创新

坚持文化创新,致力传播新时代酒文化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最美酒业提出酒文化的核心内涵是“通”,举杯小酌自身通,酒酣畅饮百家通,和悦和美四海通,和谐和畅天下通。

人文精神

强化人文精神,推动行业文明程度和社会形象的提升 能量正向,更要形象正面和舆论友好。全行业共同努力,践行中国酒业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酿酒人、卖酒人、喝酒人的集体人格尊严。

社会责任

担当社会责任,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办好自己的事,把企业发展好,解决更多就业、贡献更多税收,兴一家企业、造福一方百姓,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品牌定位

最美酒业起步之初,确立了“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的企业理念。后来,进一步提出了“贵州最美酒·酱香新领袖”的品牌定位。 经过持续的传播推广,又从精神层面塑造了“通达人生最美·贵州新领袖”的品牌内涵,逐步进入更高的文化层面。

这几年来,进一步提升为“大国酱香·最美酒业领航”。随着销售过百亿、品牌价值超千亿、投产超万吨、库存基酒超5万吨的逐一实现,提出打造“中国新名酒”的品牌目标。

从2022年开始,用十年时间,建立中国新名酒的内涵体系;再经过二十年的接续奋斗,到国台50年时,成就中国名酒。